Thermal expansion
Measuring principle: capacitive techniqu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capacitor method: sensitivity (∆L/L = 10-10)
Measuring principle: capacitive techniqu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capacitor method: sensitivity (∆L/L = 10-10)
Thermal power The Seebeck effect is defined as the generation of an electric potential (or voltage) across two different conductors […]
北京时间2024年6月6日,Nature Physics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关联物质研究中心袁辉球团队在镍氧化物高温超导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最新发展的金刚石对顶砧准静水压技术,成功观测到了La3Ni2O7超导体的零电阻,确认了其高温超导电性。此外,该工作还揭示了超导与奇异金属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载流子浓度在经历压致结构相变进入超导相后大幅增加。这些实验结果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提供了关键的实验证据,奠定了研究基础。 1911 年, H. K. Onnes在测量汞的电阻时发现其阻值在4.2 K以下突然消失,由此开启了超导研究的序幕。1933年, W. Meissner和他的学生R. Ochsenfeld发现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具有完全抗磁性,该现象又被称为迈斯纳效应。因此,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成为判定超导是否存在的两个关键实验证据。 1957 年,J. Bardeen、L. Cooper和J. R. Schrieffer提出了基于电声子耦合的BCS超导理论,完美解释了当时已知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后来人们把这类超导体称为常规BCS超导体。1979年,Frank Steglich(现任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主任)首次在CeCu2Si2中发现重费米子超导,其产生机理无法由BCS超导理论解释,从而揭开了非常规超导研究的新篇章。随后,一系列非常规超导材料相继被发现。例如,K. Alex Müller […]
刘 畅 南方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2024年4月11日(周四)下午14:00 报告地点:紫金港校区段永平教学楼2号楼212报告厅 摘要: 在空间、动量和能量上操控电子的自旋是自旋电子学的基础和核心。传统的自旋电子学器件利用铁磁体作为自旋流的发生器和操纵器。然而,铁磁材料的信息存储密度不高,读写速度也相对较慢(GHz量级)。与此相反,反铁磁材料的信息储存密度可以达到原子级,它独有的太赫兹(THz)自旋动力学特性也可以实现皮秒级时间尺度的磁矩反转。由此可见,理想的下一代自旋电子学材料需要具备铁磁体易于写入和读取信息的特性,也需要具备反铁磁体以高稳定性、高密度储存信息的能力和超快的自旋动力学性质。最近,人们关注到自旋轨道耦合为零的极限下磁性材料中的一组以前被忽视的对称操作。这些操作导致了一种新型的、反铁磁诱导的自旋劈裂的出现,使反铁磁体的能带能够实现巨大的、依赖动量的自旋极化 [1-5]。这种非常规反铁磁体的磁电性质和铁磁体更为类似,因此兼具铁磁体和反铁磁体的优点,从而有望取代铁磁体成为自旋电子学的材料基础。本报告中,我们将展示非常规反铁磁体存在的光电子能谱和计算证据。在非共面反铁磁体二碲化锰(MnTe2)中,我们利用自旋-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发现自旋的面内分量相对于布里渊区的高对称平面是反对称的。这导致反铁磁基态中的特殊的“格子状自旋纹理”。这种非常规的自旋极化信号在高温顺磁状态下几乎消失,提示其源于固有的反铁磁序。我们的研究 [6] 证明了一种由时间反演破缺诱导的新型二次型自旋织构,为反铁磁自旋电子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研究相关材料中的奇异量子现象铺平了道路。 References: 1. Pekar, S. I. & Rashba, É. I., Zh. […]
2024 Zhejiang Workshop on Correlated Matter (ZWCM 2024) belongs to the series of Zhejiang Workshop on Correlated Matter. ZWCM 2024 is […]
俞榕 中国人民大学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3日(周一)下午15:30 报告地点:紫金港校区东4-242 摘要: Electron correlations may strongly affect the physics in multiorbital systems. Here I address this issue […]
万贤纲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9日(周一)下午15:30 报告地点:紫金港校区海纳苑8幢215报告厅 报告摘要 In the talk I will report on a series of our work in magnetic exchange […]
李渭 清华大学物理系 报告时间:2023年9月25日(周一)下午15:30 报告地点:紫金港校区东4-242 报告摘要 本次报告,我将汇报两个工作。一是在界面超导FeSe/SrTiO3中电子条纹相的发现。过往,对该体系衬底SrTiO3的研究已较为充分,我们回归FeSe本身。我们发现,在薄膜状的FeSe中,增强的电子关联性和各向异性,会诱导出条纹状的电荷调制。该电子液晶相与超导相互竞争,电荷掺杂会抑制条纹相,进而诱导超导的重新出现。我们还发现,掺杂后形成的超导与体系固有条纹相的强度呈正相关,因此,该有序态是实现界面超导增强的新机制。 在固体材料中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兼具能带拓扑性和超导电性的单一材料被称为“自赋型”拓扑超导体,该类材料的磁通涡旋处可承载马约拉纳零能模。本次报告的第二部分,我将介绍对“自赋型”拓扑超导体2M-WS2中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研究。我们首次在该材料中发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存在的证据。近期,我们还在该材料表面观测到条纹状的电荷序,该电荷序会将马约拉纳零能模压制到不存在电荷序的深层区域。基于此,我们实现了对马约拉纳零能模空间上调制,为其编织操作提供了信息。 报告人简介 李渭,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本科、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之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1月起任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李渭长期从事高温超导和拓扑物态等相关研究。主要使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从原子尺度构建量子材料,并结合精密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微波阻抗显微镜和原位输运技术对这些材料的电子性质进行研究。关注的问题有:高温超导新材料的探索、超导电子配对机制,超导和拓扑的耦合等。
Prof. Konrad Matho Institut Néel, Grenoble, France Time: 4 pm, Sep 21th, 2023 Place: East 4 teaching building, Room 242 […]
王猛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报告时间:2023年6月19日(周一)下午15:30 报告地点:紫金港校区东4-242 报告摘要: 重费米子、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中超导电性都与磁有序和自旋涨落密切关联,典型的实验证据是在非弹性中子散射谱测量中发现的自旋共振峰。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测量自旋共振峰及自旋涨落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动量分辨能力。本报告将介绍中山大学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的中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进展。报告人在多种材料高压研究中发现了超导电性,包括铁磁性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反铁磁庞磁阻材料,近期还在镍基氧化物中发现达到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电性,使镍氧化物成为第二个达到液氮温区的非常规超导体系。本报告将讨论在不同材料体系中磁性与超导电性的关联机理。 * 参考文章: 1)二维磁性材料:Physical Review B 102, 144525 (2020);arXiv:2301.04329(2023) 2)庞磁阻材料EuTe2: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 4, 013405 (2020); […]